美国告别川普 他四年遗产被一扫而光!(4)

2021-01-20 17:26     网易

5万亿美元的“放水”

不得不说,拜登上台,最受瞩目的莫过于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了。

毕竟疫情防控与经济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鱼与熊掌兼得,目前看来,大笔大笔的财政刺激就是唯一立竿见影的办法。

不久前,拜登刚刚公布了价值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计划”。而在此前透露的拜登就职10天内的计划当中,应对经济危机也成为四大任务之一,拜登上台后的立法重点就包括这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

根据《北京商报》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拜登上台之后需要做一些平衡,毕竟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和长时间的低利率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未来的经济改革也势在必行,比如鼓励研发创新、完善基础设施、调整能源结构等,通过这些结构性的改革来恢复经济方面的竞争力。

推出刺激计划几乎是拜登眼下毫无疑问的重点,但这一计划能否顺利通过可能还存在着些许障碍。美国《国会山报》就曾指出,尽管民主党掌握着众议院,并将在参议院拥有微弱多数,但拜登的方案届时能否获得国会通过仍存变数。因为此前,共和党人一直以纾困金额过高,拒绝民主党人的方案。

而根据财经评论家水皮分析,1.9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相当于美国GDP的9%,再加上去年美国国会先后批准的2.2万亿和9000亿的纾困法案,三波纾困金总计将超过5万亿,2008年金融海啸纾困,美国也才花了不到8000亿。

那么,5万亿美元的“放水”,对整个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这一方面意味着美国政府的举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正在以债务货币化的形式,向全世界分摊、转嫁财政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政府财政刺激,也会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价格泡沫。

对此,世界银行也发布警告称,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刺激以及与日俱增的债务风险,这将在未来几年内,可能持续阻碍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增长。

所以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不太可能短期内被消化掉。

美联储还会继续放水吗?

同样是在昨晚,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人女主席再次归来。

美东时间周二上午10点(北京时间周二晚上10点),被当选总统拜登提名为美国财长的耶伦在参议院接受提名听证会,市场高度关注耶伦对美国债务水平和美元的观点。

耶伦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任女主席,如果获得国会参议院通过提名,她也将成为第一位领导过美国财政部、中央银行和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女性。

和市场预期一致的是,耶伦周二呼吁新一轮大规模刺激计划,强调这将帮助美国人度过大流行的最后几个月,并重建美国经济,“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繁荣,并确保美国工人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中竞争。”

对于上周拜登公布的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耶伦称拜登考虑了债务水平会因此增加,但在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推出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由此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成本。

此外,耶伦认为2017年针对美国富人和大公司的部分减税政策应该废除,但拜登并不支持完全废除法案,他希望避免在疫情期间加税。

耶伦还谈到了对美元的立场,认为美元和其他货币的价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美国不会刻意寻求美元贬值。

这与特朗普政府形成鲜明的对比,特朗普任期内经常呼吁降低美元汇率来提振美国出口。

当日,美元指数下跌。截至纽约汇市尾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跌0.26%至90.5100。

在货币政策已经用到极致的时候,财政政策或许是目前拯救美国经济的唯一法宝,但随着拜登的上台,关于货币政策的走向却仍能激起外界的猜测,尤其是最近市场上出现了“收缩QE”的风声之时。

根据《北京商报》,也许是为了避免出现当年伯南克“缩减恐慌”的覆辙,美联储出席鲍威尔不得不出面“灭火”。

1月14日,鲍威尔出席普林斯顿大学线上活动并发布公开讲话,强调美联储加息时间点“不会很快到来”,经济离美联储的目标还很远。此外,鲍威尔还表示,现在还不是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且利率和资产购买指引不是基于时间,而是基于结果。

“目前看,1.9万亿美元之外,肯定还会有至少两倍规模的刺激计划,途径依旧是发债,至于买债的也肯定是美联储。预计明年上半年之前,美联储应该会持续购债计划,最早也是明年上半年或者年中才会退出。”杨水清指出,不过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好转,购债规模可能会相应减少。

宽松不会退出,这一点可以放心,但美联储会不会一直为财政政策兜底,可能还要打上一个问号。杨水清称,经济复苏省下的是给百姓的救济金以及给企业的减免等资金,但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需要很多钱,这部分资金不是短期经济复苏就能解决的。在这一背景下,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财政政策以及投资计划出来了那么多,美联储会不会一直跟单。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达到7万亿美元左右,只能通过印钞解决。但美联储主席及两个副主席的任期都到2022年左右,一旦不会连任是否会在政策配合上出现问题也难以确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