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除掉魏延,为何也自杀身亡?(5)

2022-12-05 11:59     360kuai

此外,杨仪和魏延不睦,表面上看,是双方性格原因,两个都是刺头,实际上,双方矛盾的核心是为争取诸葛亮之位。二人之死的原因也是争取诸葛亮之位。为何如此说?

《三国志杨仪传》记载: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大,宜当代亮秉政……这句话记载很有内涵,自以为功勋至大! 这说明,实际上朝廷是清楚的,清楚他斩杀魏延的目的,清楚他的为人,清楚他不堪大任,所以,杨仪领军回成都后,没有得到任何赏赐,只是从长史变为了虚职中军师。另一方面,这句话也说明了杨仪的想法:代亮秉政。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也就是说,在当时的蜀国,声望高的关羽等名将已死得差不多了,大家都认为,以魏延的勇武谋略以及老资格,必定是接替诸葛亮的人。正因为这种时论,魏延自然而然也会这么认为,所以,诸葛去世后,魏延才会说出: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岂可因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杨仪与魏延二人,争得你死我亡,岂料真正接替诸葛亮的却是蒋琬。从诸葛亮死后,两个月时间,蒋琬从一个长史飞速提升到大将军,兼益州刺史,录尚书事的节奏看,这人事安排应是早已预定了的。如此,诸葛亮为何不说明呢?自己座山观二虎斗? 二人长期相斗,蜀中将领皆知,不但如此,就东吴孙权都知道了,诸葛亮为何却一直不理睬不料理呢?

我推测,一是为了保护真正的继承人蒋琬;二是为了用二人之才能,北伐大业需要;三是没料到自己会突然在五丈原去世,这一点,从继承人蒋琬后来的飞速提拔也可揭示,飞速提升,一方面说明早有安排,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诸葛亮的措手不及:按诸葛亮的正常安排,应该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稳步提拔蒋琬。这一切都没来得及料理,更别说料理魏延杨仪二人相争之事,且这种相争,表面上看是性格不合,谁也不会傻傻地明言是在争诸葛丞相之位,诸葛也不便去道明。

总之,杨仪之死,死于自己不能清醒认识自己,虽能干,却因性格缺陷不是一个当丞相的料(曾经任尚书都被赏识自己的刘备一撸到底,更别说总览军国大事),不是那块料又去强争,以致利令智昏,恶语相向,最终畏罪自杀。话说回来,杨仪虽劳苦功高,却也只是劳苦功高,还谈不上有什么卓越功勋或大的建树,也不应该去妄想丞相之位!? 这说明:人,还得有自知之明;也表明:智商可能会提高你办事效能,但品行、情商可能会决定你的命运。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