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为何被称为观音婢?她是如何让唐太宗挚爱一生?

2022-09-29 08:39  360kuai

唐朝的贞观年间,国力之强大,无人不赞叹。而显然功劳自然不会只是皇上李世民一个人的,诸如魏征这样的人才是肯定不能缺少的,而有一个贤惠并且聪明的皇后,也是他的福气之一。

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少年夫妻了吧,但这并不成为他们恩爱的阻力,相反,他们总能度过一个个的难关,之后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刻。在很多次李世民遇到难题时,皇后总能给他很好地建议,而当他遇到危难时,长孙氏也总会默默的陪伴在身边,从来没有退缩过,也许长孙氏会害怕,但她还是选择站出来,站到自己的爱人身边。

皇后的小名是观音婢,这个一听就与佛家相关的名字,应该是她的家人给她起的小名,寄托了家中人美好的愿望与期盼,希望她会成长为一个善良慈悲且胸襟广阔的女子,而观音婢自然也没有辜负这个小名,在她陪伴李世民的二十多年里,在李世民做错决定时,会在他身旁适当的劝说,而在李世民对魏征等敢于直言的大臣发脾气时,观音婢也会做适当的措施出来舒缓李世民的心情,让他不要往心里去。李世民的许多正确决定和政策都离不开这些大臣的建议,而李世民能够听取这些建议,不能说没有观音婢的功劳在里面。

观音婢作为妻子,能够很好地陪伴在李世民身边。作为皇后,也能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并率领后宫的妃子一起,给她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为一个母亲,观音婢和李世民有三男四女七个孩子,孩子们也都被教育的很好,李世民也对他们的孩子十分的疼爱。即使后来被废的太子李成干,在观音婢在世时,也十分的聪慧知礼,后来因为谋反之事,李世民都没能狠下心处死,只是被废,更别说其他的孩子了。尤其小名为兕子的女儿李明达,自小因为有哮喘病,身体不好,却十分的聪明,能够十分相似的临摹出李世民自创的一种字体,甚至连大臣们都分辨不出来,所以李世民非常喜欢这个女儿,但是很可惜,因为身体虚弱,兕子十几岁时便去世了,这对李世民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犹记观音婢去世的时候,才三十六岁,李世民当上皇帝也不过才十年。李世民给观音婢的谥号是两个字,这在皇后的谥号中是没有先例的,汉朝开始并延续下来的皇后谥号,顶多是一个字,并且"文"和"德"两个字都是十分美好的字眼,德自然不必说,而"文"这个字,在唐朝是一个很特别的字,唐朝的人认为,再也找不出比这个字更好的谥号了,可见观音婢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之重,甚至于后来李世民在宫中特意修建了高楼,让自己可以时不时的登上高一点的地方,看看自己的观音婢埋葬的地方。以此来舒缓自己内心思念的情感。

贤德的皇后必然会受人尊敬,更难得的是,长孙皇后不仅仅是表面功夫,她将这些付诸于行动之中,在外戚,后宫,育子等等这些方面都做的很好,而李世民也没有忽略她的好,反而都记在心间,心心念念了一辈子。还下令自己去世之后,将自己和长孙氏埋葬在一起,做到了生死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