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义子”情陷美女特务,携带机密叛投杜聿明,差点让四野覆灭

2024-04-25 10:02     网易

1946年春天对于林彪来说绝对是军旅生涯最难受的一段时间!不但有军事上的溃败,还有亲信的背叛!

苏联红军从东北撤退后,由于国民党军主力全部集结在沈阳,一时无力接收其他大城市,东北民主联军的士兵在林彪等领导的指挥下趁机夺取东北北部的大城市,相继夺取了四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

为了给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部队夺取大城市留下时间,毛泽东给林彪发去电报,要林彪务必在四平阻击从沈阳来的杜聿明部。为了能够成功阻击杜聿明,林彪将能够调动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全部调往四平,先后集结八万多人,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第一次集结如此大规模的部队。

当然,负责北上的杜聿明部也没敢轻敌,先后调集8个军的精锐兵力。最终在四平爆发解放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防御战,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作战,东北民主联军损失近八千人,不得不撤退。

针对这个结果,林彪早有准备,甚至在中央命令都没有到达的时候就下令撤退。让杜聿明没有想到的是,本来就在要将林彪一网打尽的时候,林彪竟然能够率领部队从他的眼皮子底下撤退。

对于东北民主联军来说,四平保卫战还不是损失最大的战役,在撤退途中,又遭到杜聿明部的猛烈追击。

蒋介石本来就很忌惮林彪,在杜聿明占领四平后就下令杜聿明不要再往北进攻了,要其固守沈阳、锦州一带,确保东北与平、津之间的联络,老蒋担心杜聿明把战线拉得太长,兵力出现不足,反而被林彪反攻。

为慎重起见,蒋介石下令再调两个军到东北战场助杜聿明一臂之力,彻底解决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害怕杜聿明不等两个军抵达战场而擅自下令作战行动,老蒋还把白崇禧派到沈阳坐镇,就怕杜聿明沉不住气。

事实上,杜聿明是最听蒋介石话的将领,当初率领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的时候,美国人让杜聿明撤往印度,蒋介石却暗自让杜聿明穿越热带雨林回国,杜聿明当即执行老蒋的命令回国,结果由于雨林地带气候复杂,远征军损失惨重,但是老蒋并没有怪罪杜聿明,反而信赖有加。

另一名远征军将领孙立人就没有听老蒋的,而是听从美国人的安排撤退到印度,到了印度休整后,又接受了美国的军事援助,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一下子整出了新1军和新6军两大王牌军,但是老蒋却因此不看好孙立人,后来借着机会就夺了孙立人的兵权。

说回东北战场,让老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有白崇禧压阵,杜聿明还是下令追击林彪。原来当时杜聿明有了一个“底牌”,能够洞悉林彪的作战部署,在与白崇禧交换意见的时候,杜聿明就说,现在要是放过林彪,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而且杜聿明保证,不动用太多的军队,只要新1军和新6军两个军就可以拿下长春,白崇禧听了杜聿明的计划,当即表示“只要一周之内拿下长春,老蒋看打了胜仗,没有不高兴的”。

连老蒋派来的“监军”都没有反对杜聿明的追击计划,可见杜聿明手中的“王牌”有多硬。

1946年5月21日,在杜聿明的命令下,新1军和新6军凭借机械化的汽车和坦克快速向撤退中的东北民主联军进行追击。林彪不得已下令“各部队如遇敌时,向敌进路的侧面转移,避免单独决战。”

应该说,这种让开大路向两边分散撤退的套路,在解放战争历史上是屡试不爽的招数,因为国民党打仗需要凭借大量的汽车和火炮,必须依赖铁路和重要公路,根本不敢到乡间小路上去。然而在此次撤退中,这种两面撤退的方阵却彻底失效了,甚至还遭遇了杜聿明军的大胆突击。

杜聿明的快速部队每一次都能稳准狠的找到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并且进行打击,而且还能够大范围的迂回穿插,企图切断林彪向松花江撤退的路线。就连林彪想要组织部队进行反击,都没有机会,因为部队的建制完全被打乱了,根本无法形成集结。

杜聿明最初是许诺一周内打下长春,结果仅仅两天后,于5月23日就顺利占领长春。

当时部队对林彪的怨言很大,有人在私下说“林总啃了几年洋面包,仗都不会打了。”话传到林彪的耳朵里,说不生气是假的,一向以用兵如神著称的林彪怎么可能打出这样的仗。

况且,杜聿明用兵向来稳扎稳打,风格较为保守,力求谨慎,从来不喜欢冒险,可是在这次追击中,有的部队深入后方,不惧怕任何埋伏,一反常态。再这样打下去,东北民主联军恐怕在东北已经无立足之地,林彪甚至一度萌生撤出东北的计划。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