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兴,农民军为何与南明合力抗清你看张献忠临终前说了啥!(6)

2022-08-10 16:19  360kuai

其次,明朝三百年正统犹在,天不绝大明。满清入关后,崇祯帝朱由检面对胡虏破关,以一缕白绫自缢于煤山,临死前慷慨陈词道:"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虽然算不得一位好皇帝,但自缢前犹思百姓,殉道卫国的豪义壮举,唤醒了多少铁骨铮铮的华夏男儿,以至于跟大明死磕了毕生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也不误感叹道:"明朝三百年正统,天意必不绝亡,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可见在民族危亡之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成为汉族士人共同捍卫的理想和追求,而南明作为他们仅存的精神支柱,连明抗清自然顺理成章。再次,各大武装势力存续的恶劣环境,造成农民军与南明的联合势成必然。1644年10月,清军兵分南北两路向大顺军发起了凌厉的攻势,李自成部50万大军一路溃逃南下,及至次年5月份,大顺军仅存30万部众,李自成亦葬身于九宫山,残部在郝永忠、李过、李来亨等人率领下与南明兵合一处,而也就在此时,多铎部挥师东进,一举摧毁南京弘光政权,弘光帝被俘,统治长江流域的南明政权惨遭打压,而多尔衮集中力量料理完大顺和弘光帝后,马不停蹄地剑指四川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农民军,张献忠不敌,大西军惨败,本人亦在战斗中深中流失而亡。

可以说,此时,三股主要的武装势力首脑或死或俘,各大武装势力也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损失惨重,而无论哪个军事集团要想在强敌的打击下获得存续,并完成逆袭,由分散作战走向武装联合,已是迫在眉睫之举,因此,作为象征正统的南明,自然成为了大顺、大西共襄义旗的活招牌,在围绕"反清复明"这块牌子下,走向联合势成必然。

可以说,此时,三股主要的武装势力首脑或死或俘,各大武装势力也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损失惨重,而无论哪个军事集团要想在强敌的打击下获得存续,并完成逆袭,由分散作战走向武装联合,已是迫在眉睫之举,因此,作为象征正统的南明,自然成为了大顺、大西共襄义旗的活招牌,在围绕"反清复明"这块牌子下,走向联合势成必然。故此,无论是从民族大义和满清初期残暴的统治来看,还是各大军事政治集团生存的现状进行考量,农民军与南明的联合已成为历史潮流的必然趋势,然而,当无数忠臣义士抛弃生命誓死捍卫大明最后的希望时,奸邪小人的从中作祟却硬生生的断送了万里大好河山,只留得后世一声"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的悲怆扼腕,叫多少人汉家男儿迸发出声声无可奈何的长叹。

参考资料:《明史》、《明末滇南纪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