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丞相在蜀汉,到底有没有发展国力(2)

2024-02-02 07:42     360kuai

刘备伐吴失败后,国力兵力损失很大,以至于动摇了蜀汉政权的地位。比如太守黄元和朱褒、益州豪强雍闿、夷王高定等人的相继反叛,这在当时可以说形势十分危急。于是诸葛亮决定对南中地区的叛乱执行安抚政策而不派军队讨伐,对东吴重新稳固盟好,对蜀地百姓采取轻摇、薄赋的宽松政策,好让百姓得到充分的修养生息的机会,以便日后能够大举进兵。同时,他为了维护都江堰,在兵力紧张的时候派了1200人的队伍在那里进行长年累月的维护。他曾对益州学者杜微阐明了自己的治国思想时说:"我国暂且以封闭四境,勤劳务农,养育百姓,同时治理军队,来等待曹丕攻吴受挫后,讨伐魏国,这就可以让将士们不用经过战斗,百姓不用历尽幸劳,而平定天下。诸葛亮这显然是通过民富国强的基础上,在通过治理军队来讨伐魏国的。并不是像某些电视剧那样不过益州和百姓的死活来发动战争的。

而盐铁之利在诸葛亮心目中地位很高,在汉武帝时期就实行盐铁买卖政策并专门设有盐铁之管经行管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蜀地的盐井就很多。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决军需民食的日常供应,同时还可以销售到蜀汉以外的地方来换取朝廷的财源,决定大力发展盐业。不仅在成都附近新开凿了许多盐井,而且还开凿到巴东那个区域。那时蜀地的制盐业发达到仅在成都附近从事的制盐工人就达到两三万人,这还没把巴郡和南中地区的产盐地区算在里面,这可以从邓艾灭蜀后写给司马昭的信可以看出。有些地方还把盐井以诸葛亮来命名,因为这些都和诸葛亮大力倡导的功绩离不开的。据后世人们考证诸葛亮还在邛州一带亲自督管盐业开发和改良火井的生产,使得这口火井的产盐量是普通火井产量多一倍以上。

除外之外,诸葛亮还大力发展蜀锦,其实早在汉朝的时候,蜀锦就很有名,朝廷为了很好的管理蜀锦的生产还专门设立了锦官。但后世更愿意把设立"锦官"的功劳归功在诸葛亮身上。这是由于诸葛亮比之前所有的人都更加重视蜀锦的发展,他甚至把蜀锦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扩大蜀官的机构和加强权限,蜀汉的丝织业还分为国企和民企两种。国企就主要归锦官管辖,而民企也是由锦官间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