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防范外戚干政,节俭为国,薨逝后李世民十分悲痛

2022-08-14 07:39     360kuai

长孙皇后是在唐太宗即位初册封的。在太宗施政的前十年,"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国之赏罚,事关大局,唐太宗将国家大事与她商讨,说明赏识皇后的政治素养与才干。长孙皇后并不恃才骄人,数以女流之辈自谦,语以"岂敢豫闻政事"而退让;经唐太宗再三坚持,她才勉从君命。

大约在大业九年(613年),李世民十六岁时,与长孙氏结婚。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世源于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担任过宗室长,故改姓长孙氏。祖父长孙兕,曾任北周左将军。父亲长孙晟,则为隋朝右骁卫将军。可见,长孙氏家族与李氏家族一样,都是军事贵族高门。长孙氏"年十三,嫔于太宗。" 他们之间的婚媾关系,确实是门当户对。

但是,长孙氏和李世民有所不同。如果说李世民尚武,那么长孙氏就是爱文的了。原来,长孙晟病故后,长孙氏和哥哥长孙无忌,境遇孤单,被舅父高士廉收留抚养。高氏是渤海著名的衣冠右姓,从曾祖到父辈历任北魏、北齐、隋朝显官。士廉素有才望,颇涉文史。在这个家庭教育下,长孙无忌"好学,该博文史"。妹妹长孙氏"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这种风气跟原来的武俗迥然有别。通过长孙氏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渤海士族高氏就被牵入关陇集团之中。防范外戚干政,古今无人能及

长孙皇后最突出的政治见解是防范外戚专权,胞兄长孙无忌与唐太宗起事前有"布衣之交",后又以玄武门夺嫡之功,位列"佐命元勋",唐太宗对之信任备至,"委以腹心""引入卧内"。长孙皇后对此殊遇惴惴不安,多次向唐太宗表明心迹:"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女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戒,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她还担心唐太宗不允其请,"又密遗无忌苦求逊职"。唐太宗曾一度应允,后又依据功勋与才干仍授无忌宰相之职。长孙皇后生前力避裙带之嫌,难得的是临终还念念不忘:"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因历史上的后妃得宠时,依凭裙带风加重本家族父兄的权势是不乏其例的。长孙皇后以汉代诸吕与霍氏专权导致乱政页身败名裂,作为"切骨之戒",不失远见卓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