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死后的王位归属,其实是两个谋臣决定的,鲍叔牙略胜一筹(2)

2025-01-22 07:42  360kuai

回到公子纠这里,面对神速归国的小白,管仲给公子纠出了个主意:一边公子纠在鲁国军队的保护下也马上动身,而另一边,则由自己去阻拦公子小白回国的步伐,管仲打算埋伏在莒国到齐国的道路上,伺机暗杀掉公子小白,一了百了,那么,管仲的机会能成功实施吗? 管仲是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施,而且要多快好省的解决最后的问题。所以他主动请缨,其他人去他不放心,只有亲自确保公子小白体面的离开人世,才能为自己的老板彻底而完美的解决问题。 在莒国到齐国的路上,管仲埋伏了很久,一直到公子小白的车队出现,管仲依然压抑住自己的兴奋,深呼吸一口气,射出了关键的一箭。管仲对自己的箭法非常自信,他认为这一箭一定万无一失,而他看到的场景也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一致,车里的人倒下了,这个时候管仲如释重负,一切都分出了结果,自己的主公赢了,而好朋友鲍叔牙,没关系,等到俘虏了他,我一定会跟主公求情,我为主公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鲍叔牙一定能在我的恳求下活下来,以前都是他帮助我,这次我也可以回报他。

将消息传达到公子纠那里后,无论是公子纠还是管仲都觉得大功告成,这个时候没什么悬念,也不用风驰电掣的赶回齐国了,甚至可以在路上稍微整理整理仪表和排场,公子纠甚至开始计划应该怎样担任国君,如何治理齐国,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比自己的哥哥甚至于父亲都要出色。 然而,计划越完善,事实就会越打脸,当公子纠从容不迫的回到齐国后,他傻了眼,齐国已经有了新的国君,此人就是被自己射死的公子小白。原来管仲当日的确射中了公子小白,但是这一箭其实射到了小白衣服的铜制带钩上,小白没有受伤,但他急中生智装作被管仲射死,麻痹了管仲和公子纠一伙人,同时跟鲍叔牙更加快速的赶回国内继位为国君,公子纠因此丧失了最后的机会。

见到这个情况,鲁国试探性的进攻齐国,结果大败。在齐国的逼迫下,鲁国将公子纠杀死,而管仲和另一位谋臣召忽被鲁国带了回去,鲁国的大夫很了解管仲的能力,建议鲁庄公直接杀了管仲,因为这样的人才必然会让齐国迈向另一个高峰,但是鲁庄公被齐国打的怂成一团,根本不敢跟齐国唱反调,加上鲍叔牙用计诈称管仲跟小白有大仇,必须要见到活的管仲亲自弄死雪恨,于是管仲和召忽就被第一时间送回了齐国。 这个时候的小白,已经继位成为齐桓公。桓公坐稳了国君的位置,解决了内部问题,自然要考虑对外扩张,这个时候虽然经过了内乱,但是齐国的国力没有多大损失,而且因为处理的及时,外部的势力也没有插手的余地,桓公就询问鲍叔牙,到底怎样才能称霸。鲍叔牙回答道:如果主公您就是想把国家治理好,稳稳当当的,那有我和高傒也就够了,但是要是想成为天下的霸主号令诸侯,那就必须用管仲。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当即决定跟管仲聊一聊,三天三夜,桓公终于明白了管仲才是真正的王者玩家,领导很高兴,后果很圆满,桓公当即拍板,让管仲做了自己的相国,并且尊称为"仲父",啥意思呢?就是"管叔叔"的意思,管仲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其位谋其政,管仲从一个投降的二臣直接成为了国家的内阁首脑,自然要想办法做事来证明自己,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他会从哪里开始呢?首先第一条,行政改革。齐国在春秋时代虽然强大,但是依然保留了很多西周时代的奴隶制体系残余,最明显的一条就是国家的行政区域组织规划的不够完善,没有一套成体系的上下连通制度,管仲根据这种情况,实行了"叁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即把国都地带划分为21个乡的行政单位,并且严格按照"士农工商"的社会职能划分其居住地,士和农居住的乡16个,工和商居住的乡有5个,而国都以外的郊区和农村则设立为五个属,分别由五个大夫和五个正官分别管理,每个属下分为四个等级的行政区划:县、乡、卒、邑。这套制度执行下来,齐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成体系化和规律化的人口经济管理秩序,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套制度下,齐国的军事动员力,因为其国内不同地区的人口信息准确性的提升,有了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