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董卓的余孽李傕,这位长安朝廷的新掌门人,却把袁术当作是可以作为外援的地方实力派,他因此以朝廷的名义,把袁术任命为左将军,同时赐爵阳翟侯。袁术认为,他没有能力攻占遥远的阳翟(今河南禹县)做名副其实的阳翟侯,但他仍然接受了委任状。
成为了阳翟侯的袁术并不满意,他早就对皇帝的宝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成为皇帝。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实在无法拒绝皇帝位置的诱惑,宣布建立王朝,自称是"仲家"。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仲"这个词可以用作"冲",是袁术的国号。
以寿春为首都的新兴袁氏王朝,将京畿所在的九江郡升格为淮南尹,广置公卿百官,大搞郊天祀地。然而,所有这些都未能展现出最好的承平气象,盛大的开幕式和庞大的财政支出,这显然不是九江和庐江两郡税收所能支持的。在袁术"荣登大宝"之后,他不仅忽略了政治事务,还纵情声色,每天与数百位妃子花天酒地、寻欢作乐。
就在袁术登基的那一年的9月,江淮一代遭受了严重的干旱,没有粮食的农民生活很是艰苦,他们只能啃树皮来充饥,称孤道寡的袁术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他的情况远远不及做笼中鸟的汉献帝,处于危机中的袁术不仅要担心曹操派兵进攻,还与他的哥哥袁绍结下了梁子,前下属孙策也和他断绝了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袁术仍然当了两年半的"皇帝"。
袁术的不幸之处在于,他生不逢时,如果他处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之中,他这样的名门嫡子的未来将是不可限量的。袁术的悲哀在于他既不量力也不度德,但他甚至梦想着面南坐北,最终自编自演出了一场闹剧。也许,曹操从袁术的身上汲取了这血的教训,一生没有自称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