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一个翻盘机会, 结果没把握好, 还被清朝利用了(3)

2024-02-04 13:02     360kuai

立志报效国家的徐光启出于爱国义愤,接连向神宗上了三道奏疏,披肝沥胆,痛切陈词,分析此次兵败之因,主张"正兵"自强。徐光启推出了以选才、造器,练兵、建台、联外为主要内容的"正兵"方案。他的"正兵"方案切中时弊,具有真知灼见。在徐光启的"正兵"方案中,他十分注重人才的选用,所以他把选才放在第一位。他一向认为"当今造就人才,要务必实用。"他引古语说:"才过十人谓之英,过百人谓之雄,过千人谓之俊,过万人谓之杰。"他要造就和选拔的军事人才就是这样的"英"、"雄"、"俊"、"杰"。在制造兵器和练兵上,徐光启也把选拔人才放在首位,主张挑选通兵术、聪明机智的人掌管造器局,博求海内知名工匠进行兵器制造;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总以精兵为根本"。吏部尚书赵焕、工科给事中祝耀祖等人对徐光启都非常赏识,纷纷奏请朝廷任命徐光启兼监察御史,专事练兵。神宗皇帝在朝中大臣的压力下,眼看外患不息,战争不止,敌军虎视眈眈,不得不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下旨,晋升徐光启为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管理练兵事务。

徐光启承担训练新兵、防御都城的任务后,满怀信心地开始实践他的"正兵"计划。九月,他上疏十条有关练兵的事宜--关防、驻扎、将领、选士、军资、召募等。然而严酷的社会现实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他有职无权,徒有空名,向朝廷要兵没兵,要饷没饷,要器械没器械。他的练兵计划受到朝中昏聩大臣的阻挠,壮志难酬。徐光启曾跟利玛窦学习西洋火器,知其威力。明军在和后金的作战中,由于火铳数量少而且落后,屡次败北。徐光启就决心把制造火器摆到重要地位,以补充明军火器的不足。早在昌平练兵时,徐光启就写信托李之藻到澳门购买西洋火器。徐光启告假不久,辽东缉略袁应泰同后金作战失利自杀,辽阳失陷。危急的局势使朝廷又想起了徐光启,以紧急军务诏他回京。还朝之后,徐光启就向朝廷提出制造西方火器的主张,得到明熹宗的赞同,朝中工部尚书王佐等人也极力支持他的计划。他对这一前景充满信心,写信给李之藻展望计划成功后的美好图景。然而徐光启的这一希望又落空了。当时,朝中大权为宦官魏忠贤所把持,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而徐光启为人正直,一心为国,不买魏忠贤的账,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魏忠贤的排挤。魏忠贤指使御史丘兆麟弹劾徐光启,使他制造火器的计划流产。徐光启满腔忧愤,再次称病辞职,回到老家上海去从事他的农业生产试验。

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徐光启对农书的著述与他对天文历法的著述相比,从卷帙来看,数量虽不那样多,但花费时间之长用功之勤,实皆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农政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徐光启比较务实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全书分为十二目,共六十卷五十余万字。几乎涵盖了中国农业的所有方面。徐光启不仅研究了大量的农业资料,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实验。甘薯最初是由国外引进中国的,起初只在福建沿海很少的一些地方种植。徐光启把它引进家乡种植,进行了多次试种,终于获得成功。在上海推广后,他又将甘薯的种植扩大到全国。中国大地此后人口大量繁衍,实多亏这一高热量植物的广泛种植。有史家认为,数十年之后清朝的"康乾之治",其实为徐光启所推动的甘薯大量种植发挥了重要作用,才使中国人口得到了大幅度增长。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五月,徐光启以本官兼任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不久又加太子太保衔,进为文渊伺大学士。这时他已70多岁了,朝政为奸臣温体仁、周延儒等人把持,他只能办些琐杂的行政事务,自己虽有满腹经济之才,却不能有什么建树。第二年十月,72岁的徐光启因过度劳累而逝世。徐光启死于任上,官拜宰相,位极人臣,但"盖棺之日,囊无余资",两袖清风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400多年前的中国,徐光启以传统士大夫身份,正视西方文化,接受外来思想挑战,堪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对于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徐光启曾谓:"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翻译、会通、超胜",乃徐光启学习西方文化的三个步骤。在那个时代,徐光启可谓打开了一个东西互相交融学习之窗口。史载,那时"西方愿意赞美东方,东方开始学习西方,东西方之间开展的是一场平等的知识大交易"。"那时,欧洲国王们不远万里派人到中国来拿线装书,葡萄牙国王最先拥有线装书,法王路易十四羡慕得不得了,也派人到中国来索取,拿到后很骄傲,展示给公爵、侯爵们看。"可见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然而,自徐光启之后,明朝便陷入内乱外患的不利局面,连徐光启引进并改良的先进火炮,也最终因为明王朝的无能昏庸反而成为清朝入主中原的利器。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复苏机会,到底没有被抓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