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高盛亚洲收到了一张3.5亿美元的罚单。
这是一张来自香港监管部门的罚单。
与此同时,美国也对高盛喊话:
可以暂时不起诉,但要是想免除刑事责任,高盛需要交29亿美元的和解金。
这还不算什么。
为了免除责罚,高盛已经先后给英国、新加坡、瑞士的罚金,以及马来西亚的和解金,高达70多亿美元,相当于500亿左右人民币。
而高盛2020年前9个月的全部净利润,是70.8亿美元。
也就是说,这家拥有151年悠久历史、作为全球最大规模之一的投资银行,2020年前9个月白干了。
这一切的判罚,都源自高盛参与的一场全球超大金融诈骗案。
最可笑的是,在这起诈骗案中,高盛从头到尾都不是主角,而是一个被利用了的工具人。
精明如高盛,怎么就成为了别人的工具人?
背后的始作俑者,真正的幕后推手,其实是一位不知名的富三代——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刘特佐。
他搭上中东王室,轻松带小李子进出白宫;
他向萧亚轩求过婚,还差点成为米兰达·可儿的未婚夫;
因为他,奥巴马成了50年来,第一个访问马来西亚的美国总统;
不仅如此,他还在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的眼皮子底下,卷走国库数十亿美元,并最终把纳吉布拉下了水。
堂堂一国总理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世界最大投资银行之一成了他的工具人、娱乐圈明星一个个成为他的绯闻女友、手中来往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
实现这一切时,他才仅仅三十多岁。
本以为刘特佐是"亚洲盖茨比",结果却是个"马来西亚和珅"。
如今,那些被他利用的人或伏法、或赔钱,而他自己,却仍然逍遥法外,无从追捕。
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刘特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2015年开始,就有媒体开始报道刘特佐的消息。但他的故事太过奇特,并不一是一般发展中国家常见的那种贪污丑闻。
而为了将事情整理清楚,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调查记者汤姆·莱特和财经记者布莱利·霍普,花了四年时间,到全球十几个国家访问了上百个受访者,潜心梳理整件事的脉络,才写出一本故事相对完整的《鲸吞亿万》。
这本长达18万字的书,将刘特佐摊在了公众面前,揭发了他的种种丑闻,记录了这个大马年轻人如何行骗华尔街和好莱坞,如何掏空国家主权基金,并让高盛宁可犯法也要协助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