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的贸易中,对贸易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开放程度。沙俄希望全方位开放,清朝则采取有限开放。在地域上和人数上的限制,只允许在规定的地方贸易,商队人数不能超过200人。在近代史中,全都是不受限制的,毕竟国门已打开。但俄国人来的太频繁,给清朝这边造成不少的压力。他们主要是出售皮毛,而中国这边,除了北方需要皮毛外,南方则用不到。中国北方也是有自己的皮毛的,因此,俄国人的皮毛,可有可无,但为了不影响两国的贸易,最终还是买下来不少。
五:沙俄经济对清朝的依赖
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却是俄国人的抢手货。当时清朝还有制裁过沙俄,就是利用这些优质的商品达成的。本目的是让沙俄不要在中国的领土上搞事情,但清朝没有继续下去,只是试探性的制裁。也不懂全方位的利用自己的商品,影响沙俄的经济,减少沙俄动武的念头。到19世纪中叶,沙俄对华的贸易输出量,已经占据着对亚洲国家总和的60%。清朝已经成了沙俄一个重要的海外市场,可惜清朝不懂玩金融,不然俄国在经济上,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面临与土耳其和瑞典战争中,沙俄经济困难重重,曾一度要求清朝开放更大的市场。但清朝作为农业大国,经济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对沙俄的商品没多大的需求。因此也没有建立起经济上的战略性,更不了解沙俄的侵略性。与整个西方贸易中,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清朝全方面打开国门,工业革命后的国家,大量的商品充斥着中国的市场,给清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灾难,钱都让外国人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