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阆苑女仙图卷》等杰作。他不断的向洋人卖出这些国宝,导致很多文物只能在别人家的博物馆看见了。24年,溥仪被迫离开了生活多年的紫禁城,并带走了大量的文物。之后,被日本人带到了东北,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伪满皇宫,宫殿建造得像模像样。溥仪在此修建了藏书楼,用以安置那些从天津带来的文物。溥仪闲来无事时,喜欢看藏书楼收贮的字、画手卷或珍宝古玩。其中不乏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手卷真迹、张瑀的《文姬归汉图》、王羲之《曹娥碑》拓片、王献之《二谢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徽宗的花鸟画,以及钟繇、僧怀素等人的手迹。
在此期间,溥仪从皇宫内带出的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都被日本人以各种方式"借"走,溥仪是敢怒不敢言。经过几年的时间,当初大量的宝物所剩无几,而剩下的,则是溥仪藏了又藏,精品中的精品。关东军策划溥仪等伪满大臣乘坐飞机去京都,他们所乘的小型飞机刚抵沈阳北陵机场,却被苏军俘获,押送至苏联赤塔。上机时,溥仪带着两个特大皮箱。引起了苏军的怀疑。经打开验查才知道,苏军士兵原以为里面装的是龙袍等物品,却装满了满装五光十色的金银珠宝。其中有重量分别为218.3克和596克的两个金盘;用重量为34.8克拉的174颗钻石和两颗红宝石装饰制成的23K金昆虫形怀表;镶有石榴石和装饰表的23K金首饰合、红珊瑚手镯、纯金项链、纯金发针、珍珠饰品、青金石雕像等大小几百件名贵宝物。溥仪的这两箱珠玉全是从清宫带出的,以备破落时享用,
没想到在苏联的哈巴罗夫斯克被没收了。50年8月1日,根据中苏有关协议,苏方将溥仪的两箱珠宝及其本人移交中国政府。但是,两箱珠宝经溥仪验查,少了许多东西,特别是溥仪本人喜爱的金剑不见了。后来才知道那把金剑被存放在苏联国家特别档案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