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大军兵临城下,朱元璋差点投降,一个书生帮他逆转局势!(3)

2021-08-30 14:30  360kuai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这番话满心欢喜,两个人又商议了具体的细节,不久就把计策定了下来。

按照朱元璋和刘基的计划,军中一位曾经与陈友谅熟识的部将康茂才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假装诈降,答应做他的内应,与陈友谅约定让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府。这样做一来是麻痹陈友谅,而来分散他的兵力,减轻己方的压力。这封信,是由康茂才的一个老仆送给陈友谅的,这名老仆曾经在陈友谅手下当过差。因此陈友谅在接到这封信之后非常的高兴,并没有怀疑其中有诈。

与此同时,朱元璋派出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兵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自己统率大军守在卢龙山,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后来,陈友谅果然亲自带领全体水军出发,直接前往约定地点江东桥,步兵则分兵几路从另外的方向进攻应天府。哪想到,在江东桥按照约定的信号一连喊了几声,都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急忙命令船队撤退。可是这时候再撤退显然已经晚了。埋伏在岸边和水港里的朱元璋部队一起杀出,陈友谅的水军遭遇突然袭击,被杀死和落水淹死的将士不计其数,两万多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俘获。陈友谅本人在部将的殊死保护下,总算逃了命。

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本来缺乏得力水师的他,这次不但收编了大量经验丰富的水兵,还获得了100多艘战船,等于凭空多了一支强大的水军。而这一切的成功,都与那位书生刘基有关。此战过后,刘基在朱元璋军中的地位直线上升,成为主要谋臣之一。